<option id="29sf8"></option>
    1. <track id="29sf8"></track>

      
      

        <progress id="29sf8"></progress>
        1. <samp id="29sf8"><ins id="29sf8"><u id="29sf8"></u></ins></samp>

            堅持科技創新 支撐企業發展 ——記地科第五次讀書分享會

            2017-11-28 10:57:05 admin 135

            2017年11月28日上午,在有色地質大廈909會議室,召開了中色地科2017年第五次讀書分享會,中色地科副總經理朱谷昌分享了《堅持科技創新 支撐企業發展》,在京員工參加了此次讀書分享會。分享內容如下:


            一、科技創的新背景:

            黨的十八次人民代表大會大作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并在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創新放在首要位置。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2016年,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提出,用科技創新改造、支撐、引領地質調查,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質調查局,開啟新的地質調查百年。

            地調百年歷史證明,地質調查重大成果的取得離不開科技創新。陸相成油理論的提出,指導大慶等大型油田的發現,擺脫了“中國貧油”的帽子!“深部熔離——貫入的組合成礦模式” 的提出,指導金川等鎳礦的發現,并成為世界第三大銅鎳礦。1947年淮南八公山煤礦鉆探實施,開啟中國獨立進行鉆探工程尋找隱伏礦體的歷史,淮南煤礦成為年產億噸煤的生產基地之一。花崗巖型鈾礦理論,打破國際上“花崗巖無大型鈾礦”斷言,指導粵北鈾礦發現,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做出重大貢獻。

            二、科技創新支撐企業發展:

            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打造以科技企業為特征的核心競爭力,助力國家資源環境和有色金屬行業發展。秉執 “誠信、創新、卓越”的企業精神,通過投資骨干企業中色地科礦產勘查股份有限公司,定位于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并舉,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提出了“科技強企”戰略,公司及下屬相關公司設立了研發中心。中色地科自2004年成立之初,就秉承大股東單位—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的優良傳統,走“科技興企”之路,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科研-勘查一體化,以科技創新促進找礦突破、支撐企業發展。地科本部現擁有:發明專利 5 項,實用新型專利12 項,軟件著作權 6 項;省部級科技獎40多項,找礦成果獎 15 項。自主研發了一批快速高效的勘查技術方法:高精度超低空航磁測量系統、森林沼澤景觀區化探技術、遙感多源找礦信息提取、大深度瞬變電磁測深系統、高精度井中三分量磁測系統等多項先進找礦技術方法,在國內金屬礦床勘查中率先引進和使用了空氣反循環鉆探技術。廣泛應用于國內外勘查區域,成效顯著。科研促進勘查成效顯著,有力地支撐了公司的快速發展,具有較完善的創新產業鏈,能迅速地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找礦成果和市場競爭優勢。依托地質科研綜合選區優勢,在全國主要成礦帶優選并擁有幾十處探礦權;自有礦權區的勘查連續獲得重要突破,探獲可供開發的大中型礦床一批有遠景的礦產地;憑借找礦預測和經濟評估等地質綜合技術優勢,并購采礦權;依托人才優勢和有效的勘查技術方法組合優勢,大力拓展海外勘查技術服務市場,獲取海外礦權地20余處。科技創新可使企業享受國家資助政策(稅收優惠、資金資助等),創造效益。

            三、堅持科技創新 打造“低空物探”行業品牌

            持續實施“低空輕便型航空物探找礦系列研制與應用”, 取得一批有特色有行業影響的創新成果,建設一支集資源勘查、環境評價技術方法、儀器研發及工程化應用于一體的創新團隊,打造“低空物探”技術品牌,使低空物探技術研發與應用水平居全國地勘行業前列,為轉型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以動力三角翼航磁系統為代表,其具有輕便,工作流程簡單快捷的特點。系統總重量小于300kg,拆卸滑翔翼后,一輛小型廂式貨車既可作為飛行器的機庫和運載工具。飛行條件簡單,無需正規機場、跑道,只需300m長比較開闊平坦道路就可以起飛和降落。到達測區后40分鐘內可完成組裝、調試、飛行,無需專業飛行引導。

            2017年起,根據院和公司的發展要求,擬集成航空高精度磁力探測技術、輕便型能譜測量技術、天然場電磁探測技術、(航空高光譜遙感)等,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的近地飛行探測平臺,形成“低空物探找礦系列”品牌。將此新技術在行業推廣運用,組建多支輕型低空地質調查隊伍。研制新型低空能譜測量系統。擬集成先進的新型小體積碘化銫(CsI)晶體探測器于動力三角翼飛行器上,研制新型輕便型航空能譜測量系統,為快速開展放射性調查提供全新的技術。集成磁測系統、航放系統。形成低空輕便型航磁、航放綜合測量系統,進一步提高低空測量效率。研制并編寫輕型低空航磁、新型低空能譜測量技術行業標準,開展新技術培訓和推廣應用。超低空大地電磁測深試驗研究。試驗研究天然場航空電法(測量視電阻率),采用天然場作為場源,可大幅度減輕重量,適用于動力三角翼飛行器,創新研究克服天然場隨機性的難題,初步解決接受信號的原理,制作試驗樣機。

            四、體會和建議

            科技創新是一個過程,需要持續的穩定投入和堅持。公司目前科技創新工作雖然取得一些成績,但是總體不強,存在一些不足:

            (1)自主創新能力有待加強

            地質勘查找礦工作中的綜合研究薄弱,技術方法應用的針對性、時效性不足,勘查成果的總結提升不夠,直接導致勘查質量下降。在專業化服務領域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核心技術不足。

            (2)科技人才結構不合理,領軍型科技人才缺乏

            目前公司科技人才缺乏,以地勘專業人才為主,但是既懂得科研又懂得勘查的復合型人才和科技領軍型人才缺乏;礦山開發急需的采礦、選礦等專業人才和礦山管理人才不足;隨著“走出去”步伐的加快,迫切需要打造既有專業素質又有外語水平的國際化人才團隊。

            (3)支持科技創新的組織體系、運行機制尚不健全

            科技創新的氛圍不濃,激勵自主創新的政策環境不完善,科技創新力不足,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的力度需進一步加強。現有的工作體系和成果,與高新技術企業的要求還有差距。

            結合地科的現狀,提出以下建議:

            (1)增強公司員工科技創新意識

            科技創新人人有責,進一步增強科技創新意識,適當加大科研投入,加強人才培養,鼓勵立足工作崗位創新,鼓勵“小改小革”。推動公司發展。

            (2)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科技管理機制,創造良好的科技創新氛圍,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精神,充分發揮科技人才在地質勘查、技術服務和礦業開發中的中堅作用。

            (3)原始創新、集成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

            在有基礎的領域,加強原始創新;加強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與專業協同,促進共性、關鍵技術的集成創新;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

            (5)加強成果集成,促進成果轉化

            在鼓勵“小改小革”,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抓好科技成果集成,發揮公司科研-勘查-開發一體化的優勢,堅持科研生產相結合,加大成果的自我轉化力度。

            (6)加強交流合作,培育專業團隊人才

            鼓勵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和合作交流。以崗位成材為基礎,以項目負責人的綜合研究能力提升為重點,充分發揮老專家的“傳幫帶”作用,造就新一代勘查人才團隊。通過科研項目實施,帶動科技人才培養;精兵厚薪,加強高級復合型和專業領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適應“走出去”的需要,按照“專業素質高、外語水平好、協調能力強”的標準,加快海外人才團隊的培養。

            科技創新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www.97sese.cn